無線電是指在所有自由空間(包括空氣和真空)傳播的電磁波,是其中的一個有限頻帶,上限頻率在3THz(太赫茲),下限頻率較不統(tǒng)一, 在各種射頻規(guī)范書, 常見的有3KHz~3THz(ITU-國際電信聯(lián)盟規(guī)定),9KHz~3THz,10KHz~3THz。
發(fā)展歷程
電磁波的發(fā)現(xiàn)
19世紀60年代,麥克斯韋提出電磁場的理論,并從理論上推測到電磁波的存在,可惜他英年早逝,只活了48歲,未能用實驗來證明自己推測的正確性。
1887年,年僅29歲的德國人赫茲首先發(fā)現(xiàn)并驗證了電磁波的存在。赫茲的重大發(fā)現(xiàn),不但為無線電通信創(chuàng)造了條件,而且確定電磁波和光波一樣,具有反射、折射和偏振等性質,驗證了麥克斯韋關于光是一種電磁波的理論推測。
赫茲發(fā)現(xiàn),電磁波可以毫無阻礙地穿過墻壁,不過遇到大而薄的金屬片便被阻擋住了。他還測定了電磁波的波長,并計算了電磁波的傳播速度,發(fā)現(xiàn)它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和光一樣快?,F(xiàn)在我們常說的無線電波、紅外線、可見光、紫外線、X射線、γ射線都是電磁波。
人們?yōu)榱思o念這位年輕的科學家為人類做出的巨大貢獻,就用他的名字來命名物理學和數(shù)學的一些概念,如“赫茲波”、 “赫茲”、“矢量”、 “赫茲函數(shù)”等,并采用“赫茲”作為頻率的單位。
無線電的發(fā)明
1895年意大利人馬可尼( Guglielmo Marchese Marconi,1874-1937)成功進行了以無線電波傳播信號的實驗,次年即前往英國申請專利。他于1897年成立“無線電報及電信有限公司”( WirelessTelegraph&Signal Co.,Ltd.,1900年改名為Marconi's WirelessTelegraph Co.,Ltd.),1899年建立起了跨越英吉利海峽的英法之間的無線電通信。1901年12月又在加拿大用風箏牽引天線,成功接收到了大西洋彼岸的無線電報,這一試驗成功的消息轟動世界。自此,多個國家的軍事要塞、海港船艦上開始配置無線電通訊設備,并在遠洋航行的船舶與陸地保持聯(lián)絡,保障海上安全以及軍事通訊方面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。
無線電技術的傳播
光緒二十三年四月一日(1897年5月2日)《時務報》第25冊刊出譯文《無線電報》,這是無線電報一詞在中國的最早出現(xiàn)。自此,拉開了無線電報經(jīng)由期刊傳播的序幕。早期的無線電報技術傳播主要以綜合類期刊為主,多為介紹新鮮事物的文章,隨后才出現(xiàn)了介紹原理的科技類論文,其中不乏最新的技術及發(fā)明的篇目。隨著無線電報技術的發(fā)展,在期刊中傳播的內(nèi)容也有所變化,出現(xiàn)了諸多法令性的文章。從晚清后期期刊中傳播的文章來看,已自成體系,為其今后專業(yè)期刊的出現(xiàn)以及學科建制的形成奠定了理論基礎。